全球顶级金融家的深度思考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欧美国家认为银行或者金融系统危机是专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通病甚至长期病,因为这些国家需要经历他们历史上的“伟大的博弈”过程,各种制度不良、政策不善、政商勾结、贿赂垄断、贪腐特权,而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早就是世界最为发达、资金深度充足的金融中心,处于最民主、市场最自由的国度,根本不可能出现系统性危机。但是,2008年的危机再次震颤了整个西方世界,其造成的冲击需要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弥补和消化。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通过这次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大家已经认识到类似于这样的毁灭性事件依然有可能再次出现。本书作者卢因迪克,正是找准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深入金融城,采访城里的金融专业人士,希望在经历了8年危机后的金融行业里一探究竟。
这本书的好处之一就在于,它是通过一个外行的视角与立场,通过对金融危机后数百名业内人士的匿名访问,逐步揭开金融世界的神秘面纱,刻画金融圈内的人和故事,引起社会的共鸣与反思。本书中各章节都会有对金融业的疑问,由浅入深。自一些最初级和无法释怀的问题开始,比如,为什么这些金融精英在危机发生时几乎将全球经济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孱弱的金融体系风雨飘摇,但他们至今依然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国家必须救助这些银行家,而他们还是在享受高额奖金和大发福利?金融行业存在什么禁忌?到需要掌握更多细节的问题,比如,没有被9·11恐怖袭击击倒的美国,却被内部金融业弄得一败涂地的情况,还会发生吗?金融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危机的?到底谁是肇事者?金融世界的版图如何划分的?金融机构那么多,每一类都是做什么的?再到对金融业已经有所了解后的发问,比如,臭名昭著的Libor利率操纵案究竟是现实中的哪些人所为?为什么金融丛林中的内部控制发挥不了应有作用?金融业中存在哪些明显的利益冲突和激励倒错?其中的奖励机制是如何使人们变得更加激进的?为什么作为“宇宙主宰”的银行家、监管人员还有风险管理与合规人员没有发出警告?为什么内部人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怎么才能建立一套稳定而高效的金融体系呢?还有一些有趣的引导性问题,比如在资询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时,以“你觉得自己更像一种什么动物?”这样的问题,来结合人的个性与工作特征。如果您也对上述各种问题,不妨通过这本书,让作者带您到金融城里一起一探究竟,了解城里的真实面貌。当然,作者在城里畅游了两年有余,当面采访了200多位圈内人士,还有100多次在线博客交流,问题当然远远多于上面我列举的那些。
读这本书让我想起迈克尔·刘易斯的《说谎者的扑克牌》,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反思金融,刘易斯原本是金融从业人员,和本书一致,他对金融业拷问与泯灭人性的机制深有体会,因此转换角色,从故事中的人变为了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们需要通过金融行业的问题,认识金融的本质在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要围绕实体经济而发展创新。正如《繁荣的真谛》一书中所说的,资金是向经济体制注入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普惠的金融供给对于吸引新的创业者加入和后期发展壮大都至关重要,因为金融是一个巨大的平衡器,如果金融体系能够妥善运转,创意就会比资金更为重要,有才能的人就会不受个人财富的约束限制,可以与任何人正面竞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品机制安排,如果它不鼓励实体经济中的有效竞争和创新,只鼓励富人更富、资本疯狂投机与逐利以及金融机构间的资金空转,以损害实体经济为代价,最后这样的金融业也会遭到报应。
但是,现实中的金融体系仿佛对整体经济都有统治权,尤其是“大而不能倒”机构的存在,破坏竞争原则,不断透支政府与国家信用,积聚系统性风险,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笔者认为,所有的权力,都应该来自于敬畏,金融权力来自于对市场的敬畏。这是因为,金融的核心在于管理风险,过去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合伙人会从内心深处惧怕灾难性的损失,正是这种恐惧赋予了他们绝对的权力,风险和合规部门的唯一职责是保护合伙人、股东、投资者乃至纳税人的利益。但是,今天承担风险的人不再是制造风险和享有风险的人,他们使用“别人的钱”,风险由他人承担。
全球金融行业都需要一次深刻的集体反思。这本书恰逢其时,作者通过书中形形色色的金融人和行业故事,带领读者作了一次金融城之旅,读者可以在工作和社会实践中继续体会,思考什么是好的金融,而不仅仅限于通过本书来了解和学习光鲜的金融业背后的各种或明或暗的规则,探寻职场发展路径。对金融行业的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真的是触动人心,我甚至可以想象,这本书会让很多的从业人员结合自己的经历,回望曾经的迷失,体会到金融行业和金融人,都应该铭记--不忘初心。
作者:作者许余洁系联合信用评级研究总监、西南财经大学特聘研究员
来源:微信公众号码金融首席观察